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住建厅《关于做好2025年城市防汛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威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部署,近日,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赴各区市开展行业防汛备汛督导检查,筑牢城市防汛安全防线。
一、加快排水防涝项目建设,夯实防汛工程基础
在国债城市排水防涝项目现场,督导组现场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要求各区市要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要严格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统筹排水防涝与其他市政项目建设实施,避免“马路拉链”反复开挖等问题。
在海滨路积水点改造现场,督导组强调,要充分挖掘现有雨水收集设施潜力,新建及增设雨水收集设施,有效消减道路雨水汇水量。要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保障沿线雨水设施收水能力。要抢抓工期,确保汛前完成改造,汛期发挥作用,接受降雨考验并观察改造效果。
二、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应急保障能力
督导组详细检查各区市防汛备汛准备、预案修订及防汛队伍建设培训等情况,实地查看防汛物资储备,详细了解了防汛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和维护管理情况,以及各重点部位安全排查、应急措施制定等情况,并现场安排部署防汛工作。督导组要求相关部门要增强风险意识,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原则,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确保数量充足、管理规范;要将管护工作做细做实,全面提升物资储备管护水平,实现“储得足、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
三、推进物联感知设备安装,提升智能防汛水平
在城市运管服平台城市防汛板块点位安装位置,督导组指出,物联感知设备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凭借“早发现、早预警”能力,提升城市运行感知监测能力,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城市运管服平台是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的重要载体,各区市既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防汛,又要以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提升城市品质。
四、筑牢雨水井安全防线,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督导组随机抽查各区市城市市政公用区域雨水井加装防坠设施情况,强调雨水井是城市基础设施关键部分,关乎群众生活安全。要求各区市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对雨水井加装防坠设施进行查漏补缺,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督导组在各检查现场多次强调,各区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度责任感抓实防汛工作。一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治,解决排查走过场等问题,全面梳理排水设施风险点,及时清淤疏浚;二要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结合降雨条件开展实战演练;三要加快推进增发国债项目建设,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