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要闻动态

区市动态 | 经开区低效用地“长”出高品质生活

发布时间:2025-10-13 08:42 信息来源: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访问次数:

每日下午5时,经开区西苑片区长峰邻里市场总是人声鼎沸。市场二楼,贺家记龙虾店店主贺伟正忙活着招待客人。

今年5月,贺伟将他的龙虾店从四方路搬至此处,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忙得够呛,人流量太大了,这里跟我印象中长峰市场完全不一样,环境、客流、管理……啥啥都变好了。”贺伟坦言,搬迁不仅带来了营业额的翻倍,更推动了他的小店向规范化餐饮公司蜕变。

同样忙碌并快乐着的,还有海鲜加工店店主刘金辉:“从下午就一直源源不断有客,要忙到晚上12点多,看到这么多客人来,心里是真开心。” 长峰农贸市场更新后,引入的海鲜加工业态成为吸引客流的一大亮点。游客们左手在市场购买鲜活海产,右手即可交由市场内店铺加工品尝,这种便捷体验深受游客欢迎,使长峰邻里一度成为旅游攻略中的热门目的地。

据悉,长峰邻里今年客流量已突破130万人次,营业额同比增长5倍。面对滚滚人流,贺伟已在筹划明年夏季举办一场精致的龙虾啤酒节,希望将其打造成威海的一个新亮点。

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更新不仅要“建起来”,更要关注“可持续性”。“我们接下来打算通过政策性引导,进一步提升商圈品质,实现优质低价服务群众的目标。”

与长峰邻里一路之隔的韩乐坊片区,作为经开区首批城市有机更新实践区,其发展活力同样显著。据相关平台数据统计,超过15%的来威游客在预订住宿时会优先选择靠近韩乐坊的区域,今年旺季单日游客量最高突破15万人次,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为确保商圈有序运行,韩乐坊执法中队中队长梁波介绍,他们采取了增派执法力量、引入第三方管理、设置“一米线”规范经营、增设疏导市集等多重措施,并通过“行动、复盘、改进”的循环机制,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紧邻韩乐坊片区的九龙河片区内,威新瑞璟小区的业主们近期迎来了交房日。业主安琼和女儿在小区里边走边看,欣喜不已:“像走在画里一样,特别是这边的绿化,真的是一个‘花园小区’。”

威新瑞璟这个建在低效用地上的高品质住宅项目,凭借其优秀品质备受市场认可。项目开发商负责人高业程介绍,小区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如对地下车库管线进行集约化优化处理,并配备中央除湿系统,提升居住舒适度。

聚焦未来人居需求,经开区还在该片区试点建设第四代住宅产品,通过“空中庭院+垂直绿化”营造生态居住体验,目前意向客户占比已达20%。

城市的“面子”光鲜亮丽,“里子”也要稳固扎实。今年,经开区启动了香港路排水及自来水管道综合改造工程,将2600米道路的雨水管道由单侧布置优化为双侧,并增大管径,全面提升排放能力,同时更新老旧供水管道,保障供水安全稳定。现场施工员刘林昌表示,新管道将极大提升供水系统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利民工程。

为避免碎片化改造,经开区探索“连片更新+文化挖潜”模式,注重整体功能提升。利用低效用地整治腾退的空间,已新建中小学3所、普惠托育机构6处;利用城市边角地、空闲地,建成口袋公园12处、幸福海城市驿站7处,将微小变化融入城市角落,织密全龄友好网络。

“一老一小的幸福就是所有人的幸福,”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今年重点推进适老化改造,并构建了11个儿童友好15分钟生活圈,将三大更新片区及其连接区域有机融合,实现全域整体更新和提升。”

从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到历史文脉的“活传承”,从闲置资源的“巧活化”到基层治理的“共参与”,威海经开区通过系统谋划、片区联动,积极探索连片城市更新路径。其多项创新举措获省级及以上推广,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