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精心指导下,市住建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部署要求,聚焦聚力住建系统法治建设,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推动住建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完善机关内部制度,确保依法履职。制定《威海市住建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管理规定》,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出台《威海市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3个部门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全部经过法制审核、公平竞争审核,按时进行备案。开展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规范性文件清理,保留37件、修改4件、废止1件。编印《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市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汇编》(2024年版),共收录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52件。严格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公职律师、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法律事务讨论36次,出具审查意见26份。
(二)完成住建领域地方立法任务。落实《2024年威海市人民政府立法项目计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责任科室,扎实推进立法任务的开展。出台全国首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地方性法规《威海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定》,8月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9月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24年11月正式实施。完成了地方性法规调研项目《威海市传统村落保护办法》的调研,采取调度资料、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摸清我市传统村落基本情况,学习了湖南、河南等地的先进经验,梳理传统村落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调研报告按时报送。承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全省住建系统法治工作培训班,以《发挥法治引领保障作用 推进威海精致城市建设》为题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我市法治引领精致城市建设工作经验。组织承办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地方立法培训班暨特色专题立法推介座谈会,《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作为特色专题立法在全省进行推介。
(三)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制定《威海市住建领域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计划》,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事项45个,其中部门联合抽查检查25个,占比55.6%。开展常规性不精致问题整治、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等专项工作,共整改各类问题48632处;其中,查处占用公共场地租赁电动车78处,采集派发店外经营行为问题39处,引导规范停放车辆2000余辆,调整不符合要求的停放区域16处,查处利用市民临时停放区域进行租赁行为6起;开展影响消防安全排查、不精致问题整治、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和集中清理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整改各类问题1259处(影响消防安全42处、不精致问题192处、集中清理整治346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315处、拆除364处);持续运用好督导检查、日常巡查、立查立改等工作机制,巩固提升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累计出动600余人次,整治防尘网、薄膜、塑料袋等易飘物289处,清理各种垃圾350余方,加固彩钢瓦、板房、大棚87处。
(四)推动行业管理改革创新。完成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通过系统对接办理时限缩短90%,材料精简78%,已办理工程建设项目线上联合报装业务181件。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水电气暖“无感过户”,用户申报“0资料、0跑腿”,共办理2.7万件。持续推进申请公租房“一件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件事”高质量落实。推行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创新竣工联合验收“五证合一,验收时限由累计75个工作日压减至7个工作日,压缩比例93%,申请材料压缩比例62%。升级改造房屋交易与产权平台系统,推行一手房“带押过户”改革,累计办理业务200余件。搭建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推行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数字化监管。推进电子证照制发标准化,今年制发各类电子证照695个,签章率达到100%。加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事便利度建设,实现事项网办率100%,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爱山东”PC 端、移动端稳定运行率100%。今年以来共办理各项政务服务事项12473件。
(五)依法解决住建领域矛盾纠纷。以落实最高法、住建部“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要求为切入点,发挥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业指导能力强、专家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部门指导、协会支撑、机构承载、专家办案、业务联通、上下联动”的住建领域民事纠纷行业调解平台,打造行业调解全区域、全行业覆盖的纠纷化解模式。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全市住建领域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试点工作方案》,召开“全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工作部署会暨威海市建和建设工程调解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市区两级共选聘调解员85人,包括具备高级职称的工程类专家29人,物业、房地产领域专家32人,律师21人。市区两级法院、调解机构建立案件推送机制,已累计推送、办理案件1583余件,调解成功789余件,调解成功率约50%。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接待来电来访群众112起、168人次,办理网上信访74件。
(六)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参与企业200余家。以民生热点为导向,在局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专栏,推送“红色物业知识讲堂”63期、“房屋征收系列政策解读”10期、“房屋面积那些事”9期、“维修资金有话说”9期、“威海市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政策”4期、“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有了明确导则”3期,阅读量总计达15000余人次。深入一线,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开展面对面政策宣讲,召开房地产行业企业政策培训会9次、物业服务企业政策培训会14次、建筑工程企业政策培训会12次,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建设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与电视台、报社、新闻网客户端合作,宣传存量房、维修资金等相关政策,共计20余次。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依法处理政府信息、行政执法案件的水平有欠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存在改革创新缺乏根本性改变,照抄照搬其他地方经验,吃不透上级文件精神的问题;法律素养不高,监管能力与住建领域发展新形势不匹配。原因在于: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性差,学法积极性不高,被动学,学皮毛,理论学习不深不透。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一)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上率下,注重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组织5次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党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等政策法律。严格贯彻国家决策部署,推动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3月份以来,累计推送“白名单”项目52个(其中新增项目38个、备案制项目14个),融资总额72.3亿元,有效稳定威海市房地产市场。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邀请省厅领导讲授专题党课,持续巩固深化学习成效。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将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工作会议精神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实际有力衔接。成功举办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中外嘉宾共同交流城市发展智慧和城市治理经验,携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获得社会的高度评价。
(二)深入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结合住建系统实际,编制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全面提升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法律素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亲自督办、查处系统内党员违纪问题线索5起5人次,核查形式主义具体问题线索2个,办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3起。开展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上线《政风行风热线》,围绕冬季清雪、供暖、安全管理等工作,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工作落地落实落细。紧盯行业改革创新,谋划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开展面对面政策宣讲,召开房地产行业企业政策培训会9次、物业服务企业政策培训会14次、建筑工程企业政策培训会12次,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
(三)坚决遵守不干预司法、不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工作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防范领导干部干预行政执法、插手案件依法处理工作规定》《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干预、插手案件依法办理防范、处置工作规定》要求,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行政执法权威,支持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公正行使职权;坚决避免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法定职责或法定程序处理案件的行为。开展全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全市住建领域行政处罚案件摸底,2023年11至2024年8月共办结103件,抽取9个案卷组织评查。2024年累计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6件,胜诉13件、撤诉1件,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未出现违规干预司法、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全面落实主要领导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推进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以法治思维正确履行职责推进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的开展推动部门法治建设落地现实效。
二是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执法技能等各类培训,提高解决执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优化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行为。
四是做好普法宣传培训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渠道,对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立法情况进行广泛宣传。
五是坚持全局一盘棋思想,把法治建设工作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建工作、法治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等结合起来抓,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实现“1+1大于2”的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