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区夜间文旅新IP“夜肆威海”的迅速蹿红,以烟墩山为代表的火炬八街西片区,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一条火炬八街西街,贯通于主街和西片区之间,是市民游客从火炬八街往返于“夜肆威海”、体感牧场等打卡地及停车场的必经之路。经过一番改造,此刻,坐落在西街两侧的鹿达花园尽显风采,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内在“气质”都有了很大提升的同时,还借助这波高流量成功“出圈”,成为了火炬八街西片区的又一个热门打卡地。
置身火炬八街西街,几栋别具现代主义极简风格的小洋楼矗立在街头,格外吸睛,这便是改造后的鹿达花园。建筑外观整体采用暖白色调,入驻其中的商户店面风格各有新意且与街区整体格调协调相融,几处时尚精致的网红景观小品和拍照打卡造景点缀在小洋楼之间,整条街巷萦绕着浪漫惬意的海滨度假氛围。漫步于此的游客络绎不绝,赏景、消费、打卡拍照、休憩……短短几百米的街巷,几乎可以满足出游过程中的所有需求。
鹿达花园是一片建于90年代的别墅区,闲置多年。随着高区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火炬八街及周边区域人气高涨,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造访。由于年代久远,紧挨着火炬八街的鹿达花园那陈旧颓然的外观,已与主街的精致气质不相配,一场包含“颜值”和“气质”的全要素改造提升势在必行。
设计师史瀚予,是鹿达花园提升改造工程一期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是火炬八街片区街长工作室的副街长。项目伊始,他和团队就驻扎在街长工作室里,全程参与、见证鹿达花园的一步步“蝶变”。
街长工作室将设计概括为一场“一老一新”的改造。
“在‘老’的方面,我们尽可能地保留别墅和街区原始的布局和特色,依托原本建筑只进行小修小补,比如建筑墙面修补改色等,目的是让改造后的街区依然保留原来的独特风貌,在去除破败之感的同时,将时间感留存下来,让整个街区更有韵味,而且能节约改造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改造期间依然不影响周围的旅游氛围。”史瀚予介绍说,“‘新’的部分主要体现在街道、广场整体氛围感的营造上,改造中融入了时下的流行趋势,打造精致、质朴、年轻态、富有活力和设计感的街区。”
地处火炬八街通往停车场的附路上,此番鹿达花园的改造,势必要承担起为火炬八街的流量分流、提供休憩空间、丰富片区消费业态等功能。除了重新构建建筑之间的动线、对道路及导视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提升、打造多处休憩空间之外,关键一环是业态的引入。
街长工作室提出了“寻找主理人”的招商概念,目的是摆脱传统的文旅特色街区“商业意味”浓重的特点,希望每一位店铺负责人都能成为街区业态的主理人,参与到街区业态的打造、宣传推广之中,而不是简单的经营者。去掉了商业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创意、时尚、精致的元素,大大提升市民游客打卡体验感,让他们享受轻松、休闲、舒适的氛围。同时,街长工作室也会为业态主理人店面打造、LOGO设计、店内布局等给予专业的建议和帮助。“前后约见了上百位商户,从中选择有想法的、经营理念符合街区特色的、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商户,成为我们的主理人,目前有十几位。”史瀚予说。
作为业态主理人,他们不再局限于只考虑自己店铺的人气或收益,目标是提升街区整体的知名度,在宣传上形成集聚效应,更好地满足游人的消费需求,打造更有品质、更具情怀的街区。就这样,一群志同道合且掌握“流量密码”的人,纷纷入驻到鹿达花园,依托片区平台,参与业态建设。在他们的共建下,如今的鹿达花园,成为了创意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体,为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来鹿达花园这边,直接被这里的氛围、风格和街景吸引,街巷整体的定位和我的理念高度契合,就果断选择入驻。我们几位业态主理人达成了相互扶持、相互宣传的共识,平时也会用社交平台宣传街区的亮点特色,鹿达花园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些老建筑焕发出生机。”业态主理人王钰涵说。
“街长办公室的设计师团队和我们的交流十分密切,会主动对接我们询问需求,会给我们的店铺设计、店外景观布置、空间规划等一些指导,我们是做产品出身的,在拿捏美感上比较欠缺,所以我们在这方面都会询问设计师。他们的建议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还剩去了一笔设计费用。在街长办公室的带领下,我们有信心和街区一起发展得更好。”业态主理人孔繁荣说。
鹿达花园提升改造工程分为两期进行。一期项目对位于火炬八街西街西段的四栋小洋楼及周边公共区域进行了系统性改造提升,目前已完工。二期项目将对其余6栋小洋楼及西街其他公共区域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前期筹备、设计和招商对接工作,计划将在9月开始施工。
对于火炬八街西片区的打造,采取分阶段、分区域的渐进式发展模式,依据自然禀赋定位区块的主题,根据在地资源定位业态模式,顺应文旅发展趋势,贴近市民游客的期待和需求,打造更加丰富、更具潜能的文旅特色片区。